文章目录[隐藏]
清明节为啥叫“清明”?它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暗藏一则凄美小故事
清明节是中国民俗24节气之一。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时间在农历春分后的第15天,公历约4月5日前后。据说,清明节来自于春秋时期一则凄美的故事。
【清明节中“清明”二字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爱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施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谋害,带了部分臣士逃出皇宫,流落四方,另取谋程,在途中,一些随同经不起艰辛,相继离去,只剩下几个忠心的臣士,有一天,走到一处荒山野林,食断粮尽,重耳连饿带乏,昏倒在地,有一位叫介子推的的随从,为了救重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烤熟后让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
后经十九年的艰辛,重耳重返朝中,做了君王,即战国时期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继位后,大加奖赏有功有恩之臣,唯独把介子推给忘掉了,后来有人提醒,晋文公恍然大悟,立刻派人去传唤介子推,却找不到其影踪,有人说其躲到了一处山林,可诺大山林,难以寻找,有的人建议放火烧林,或许子推就会自动出来,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未见子推出来,有人却发现子推和其母亲在一枯柳下已被烧死,背靠一个柳洞,洞中有一团衣襟,展开一看,是一封血书,血书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后,泪如雨下,感激万分,把子推母子敬葬与柳旁,把绵山改名为介山,把复活的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在山上建立了祠堂,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徒步到子推墓前扫墓祭典,以表衷情,这一天全国大忌烟火,只食寒食,大祭亡灵,用以纪念子推的忠魂,表彰清明,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这也便是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我们的先祖为了更好的农业生产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轨道即一年划分了24个等分即24个节气。
1、冬至。
2、小寒。
3、大寒。
4、立春。
5、雨水。
6、惊蛰。
7、春分。
8、清明。
9、谷雨。
10、立夏。
11、小满。
12、芒种。
13、夏至。
14、小暑。
15、大暑。
16、立秋。
17、处暑。
18、白露。
19、秋分。
20、寒露。
21、霜降。
22、立冬。
23、小雪。
24、大雪。
太阳从(春分)点即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地球旋转,每向前转动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圈)又到春分点,称一回归年,24节气×15度=360度。
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枣芽发种棉花”。清明节是一个分界线,节前沙尘暴风多,天空昏蒙蒙的,过了清明(清静明朗的意思)天空渐渐明朗起来,更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
清明这天有祭祀上坟给先人烧些纸钱的风俗,坟顶上用土球压一张或几张20厘米左右见方的白纸。拿铁锨在坟墓四周修一下,把下雨或各种原因塌陷的地方或窟窿给坟上补平,把杂草铲除。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传承下来了。
朋友们,关于清明节的来历,你都明白了吗?
来源:百家号-查悦生活
原创文章欢迎带来源分享,非原创文章分享时请注明出处:伍霁云 » 清明节为啥叫“清明”?它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暗藏一则凄美小故事
最新评论